<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集锦 > 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的福建答卷
        2021-02-25 10:17:35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记者 郑璜 张辉

        摆脱贫困,是亘古延续的时代命题,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千年夙愿。一代又一代扶贫人上下求索,笃行不怠。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这是中国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脱贫,为千百年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划上历史性句号,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旌旗猎猎,击鼓催征。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十七年半的地方,作为全国率先开展有组织的开发式扶贫的省份,福建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啃下硬骨头,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姿态奋勇夺取新胜利,誓要缚住贫困苍龙。

        千年追寻,圆梦今朝。

        一张高质量脱贫的福建答卷已呈现在时代与人民面前: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退出。

        这场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中,我们坚信,福建通过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所书写的创新和创造、取得的经验与成果、磨砺的精神与作风,必将融入闽山闽水,推动福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行稳致远。

        有一种精神叫滴水穿石

        “他们祖祖辈辈吃番薯度日,偶尔到外地买几斤大米,只能在春节吃两顿,或供妇女‘坐月子’吃几天……”198462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让贫苦的宁德福鼎磻溪镇赤溪村走进公众视野。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全国大规模扶贫工作的序幕。

        蝴蝶在这里扇动了翅膀,赤溪因此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

        宁德,这个曾经的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要实践地。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他把解决吃饭穿衣住房问题作为“摆脱贫困”的工作主线。

        “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寿宁县下党乡,曾是赤贫至困之地。摆脱贫困,也正是下党人最强烈的愿望。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为下党乡亲带来关怀与牵挂,也带来动力与希望。多年来,他们始终牢记嘱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怨天尤人,不急于求成,以“弱鸟先飞”的意识,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笃信笃行,踔厉奋发。

        “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乡亲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生动印证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道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回信,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多年来,闽东实践转化为坚定的精神力量,走出闽东,走出福建,成为扶贫开发事业的精神支撑与力量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扶贫开发提升到治国理政新高度,在神州大地上吹响了脱贫号角。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继续响鼓重锤、高位推进。

        彼时,尽管福建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但仍面临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总量较小;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实现因病因残致贫贫困户稳定脱贫难度较大等难题。

        决胜之时不松懈,慎终如始战犹酣。

        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和意识,始终如一条红线贯穿于福建扶贫开发进程中。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福建干群一鼓作气、尽锐出战,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高位推进,压实责任。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格局。

        粮草先行,财政保障。2016年起每年按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2‰以上筹集资金,专项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6年以来,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375亿元。

        建章立制,有规可循。福建相继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以及扶贫成效考核、贫困退出等政策文件,构建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度体系。

        初心不渝,使命在肩。党员干部前赴后继,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力书写新时代脱贫故事。

        生前任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的廖俊波,常年奔忙在项目建设、园区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一线。已经摘帽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和,他亲手绘蓝图、带领干部们劈山开路打造的工业园区,已入驻百余家企业,帮助了600多个贫困户。“俊波精神”,成为永不过时的精神坐标。

        据统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组织11.17万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做到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2004年以来,选派5批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每批3年。他们坚守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初心和使命,和群众心在一起、战在一起,立誓战贫困、斩穷根。

        如今的赤溪村,立足青山绿水,抓住乡村旅游这个龙头产业,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新时代脱贫路。

        如今的宁德,早不是当初的“弱鸟”,高楼林立、村美民富、产业兴旺,经济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如今的福建,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站在了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有一种力量叫进则全胜

        69岁的曾宪椿是长汀县河田镇窑下村人,2019年加入长汀县晨露种养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中草药黄花远志。黄花远志叶、花可做茶,根可做药,是容易种植且成本低的中草药,为贫困户带来增收新途径。在河田,共有100多户农户种植黄花远志,实现生态脱贫。

        曾宪椿不承想到,昔日“火焰山”,今天竟摇身一变为“金银山”。

        “山上红乎乎一片,几乎没有树。夏天一晒,得有70多摄氏度,走路都烫脚。”曾宪椿对旧时光景历历在目。

        长汀的水土流失有多严重?全县土地面积460多万亩,据1985年遥感普查显示,水土流失面积竟高达146.2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1.5%。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策武镇南坑村,外村姑娘不敢嫁,不想跳进“难坑”。

        长汀人当然想改变赤贫面貌,但实在难。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生态治理都无疾而终。不进则退,进则全胜。长汀咬定荒山不放松,山河不绿不罢休,一任接着一任干,生态接力数十载。曾经的火焰山,翠波千顷,重披绿装。全县水土流失率已从1985年的31.5%降低至7.8%

        多年来,长汀将水土流失治理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在水土流失整治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发展绿色经济,拓开生态富裕的道路。以兰花和中草药两大林下经济品牌为引领,长汀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现已建成21个林下经济特色示范基地。2019年,全县林下经济实现产值28.64亿元。

        进则全胜的长汀经验,改变了红土地的面貌,也激发着全社会挑战贫困的信心与决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国、全省一盘棋,没有局外人。八闽大地,以进则全胜的气概,汇聚起摆脱贫困的合力,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光荣与梦想,乘风破浪。

        坚持分类施策,面对千差万别的致贫原因,福建开出精准帮扶的“药方”——

        找准路子,夯实产业扶贫致富路。安排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增收脱贫项目,做到有劳动力的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项目。2020年重点支持11.3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项目13.6万个。

        激活春水,撬动金融扶贫新活力。建立总规模为8.2亿元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截至20208月底,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3.19亿元,扶持75667户贫困户发展生产。

        搬迁扶贫,既挪“穷窝”又拔“贫根”。连续27年将造福工程列为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强化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定期摸排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房及时纳入危房改造范围,全省累计搬迁172万多人,整体搬迁7300多个自然村。

        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持续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力度,按规定免除学杂费和提供助学资助、助学贷款,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

        健康扶贫,免除后顾之忧。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的基础上,从20177月起实施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贫困群众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从71.81%提高到92.71%,全省2201个贫困村规划公益性卫生所全部实现医保“村村通”或“就近通”。

        点多面广,稳住就业帮扶“硬饭碗”。至“十三五”末,全省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5.21万人,就业率100%;全省72.07万贫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应代缴尽代缴。

        政府善为,社会有为。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甚至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中。“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取得显着成效,全省1300家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结对帮扶1397个贫困村,投入资金7.9亿元,惠及4.9万贫困人口。

        民政厅、扶贫办联合印发《阳光1+1(社会组织+老区村)牵手计划”行动方案》,引导动员1000家社会组织与1000个老区村结对共建共发展。围绕老区村“红色”和“绿色”两大特色优势,采取优势链接、项目互推、长期合作的方式,双方共同发展壮大。

        越过层层峰峦的攀登者,方能领略壮丽的日出和翻涌的云海。摆脱贫困、同奔小康的梦想,在力量的汇聚中照进现实,绽放光彩。

        有一种探索叫创新引领

        冬去春来,井冈山长古岭林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刚刚经历过一年一次倒伏期的七叶一枝花,欣欣向荣。来自福建省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苏海兰,通过微信视频,远程为600多公里之外的种植户释疑解惑。

        七叶一枝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是云南白药、片仔癀等200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市场效益不俗,被视为产业扶贫的先锋项目。2018年,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苏海兰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闽北光泽县,每年驻点近300天,带动当地农户破解七叶一枝花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为贫困户拓展增收新路。

        2019年,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之际,苏海兰作为典型代表发言。会后,井冈山市领导找到苏海兰团队,希望引入七叶一枝花项目。

        就这样,科技特派员跨越省界,开展科技扶贫合作。

        “从基地选择、整地施肥、种苗挑选、种植、病虫害防控、授粉、护果到冬季倒苗管理,我们把多年来在福建摸索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输出。”苏海兰说,经过一年多跨省对接服务,井冈山已建立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20亩,出苗率达95%以上,吸纳了31户贫困户务工。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福建,源于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亲自指导、总结提升、倡导推进的一项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

        20多年来,福建不断探索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和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21827人次,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

        在全国率先跨界别、跨区域选拔科特派;推动科特派服务领域从单一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业全产业链转变,从“三农”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拓展;选认对象从本省向省外乃至境外拓展;鼓励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和成果为纽带,与农民、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依靠创新制度设计,福建科特派开启更远航程。

        脱贫攻坚,不可避免遭遇难啃的硬骨头。坚持创新引领,优化制度供给,破解难点,疏通堵点,福建持续探索摆脱贫困的路径。

        扶贫资金如何撬动更大收益?

        福建创新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通过发展生产、购置不动产及折股量化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脱贫。

        扶贫资金要收益最大化,更要源头防控。如何避免“跑、冒、滴、漏”?

        福建创新扶贫资金在线监管机制。2018年起,对省级以上21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行全程智能化在线监管,做到申报、审批、拨付、使用、监管全程留痕,有力促进了扶贫资金规范、高效、透明、精准使用。

        要脱贫,更要防返贫。如何做到“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福建率先开展建立防止返贫机制探索,开通了“一键报贫”在线申报系统,及时将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列入监测对象,对全省确定的729423994人监测对象,进行单列管理,通过重点帮扶、持续帮扶以及贫困户自身努力,目前监测对象的致贫返贫风险已基本消除。

        改革创新,要注重集成性、系统性,也要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基层创新层出不穷,扶贫探索俯拾皆是。

        2014年,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因地制宜,锚定茶产业,推出“扶贫定制茶园”,并建立“下乡的味道”品牌。原来一家一户零散种茶卖茶的模式被打破,在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引领下,茶农抱团发展,开展标准化生产,绿色农业的理念得以实践,可追溯体系得以应用。消费者可通过认养的方式,与茶农建立连接。

        好生态孕育好产品,好产品卖出了好价钱。依托定制茶园,下党茶农每年每亩茶园增收4000元左右。2019年,定制茶园覆盖面扩大到了下党全乡。如今,下党的定制茶园已成产业扶贫典范项目,入选国务院扶贫办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蓉中村成立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创新1+11”精准扶贫培训模式,通过为期1个月的基础培训、11个月的“拜师认徒”创业辅导,在“换脑、育种、造血、夯基”中,培育农村脱贫致富领头雁、带头羊。

        这一“扶贫先扶智”的经典做法,还从福建走到了全国。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和福建、宁夏、甘肃三省(区)启动了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从甘肃、宁夏贫困村选送有创业条件、有带动贫困户增收意愿的培养对象,到福建省南安市蓉中村学习培训。

        有一种深情叫山海交响

        “瑞雪兆丰年。”当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旱塬上普降大雪时,来自福建永春的陈世文兴奋地在朋友圈晒出塞北雪景。

        过去的一年,是陈世文的丰收年。

        2019年,在福建援宁干部的牵线下,做了20多年食用菌生意的陈世文来到宁夏同心县,开辟“第二战场”。“福建热得出不了菇时,宁夏的气温正好适合菌菇生长。通过互补,我就能基本实现全年不间断出菇了。”陈世文说,他在同心县下马关镇南安村投资建设的菌菇生产基地运行良好,每年6个月产菇期,70个菌菇温棚产值达到800万元。

        闽农西行,跨越山海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新市场,也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了增收新渠道。

        南安村贫困户马忠梅在陈世文的菌菇基地打工,一个月工资近4000元。“以前都很少吃蘑菇,更别说种了。经过一年学习,我基本掌握了菌菇种植技术,未来计划承包几个大棚自己创业种蘑菇。”马忠梅说。

        19965月,福建、宁夏建立了对口扶贫协作关系。很快,援宁干部来了,企业家来了,援宁医生来了,支教老师来了,科研工作者来了……一股又一股挑战贫困的力量从闽山闽水间向六盘山地区汇集。他们躬身为桥战贫困,接力攀登担使命,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深度协作,“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2020年底,在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闽宁模式”下,宁夏全区8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依然存在。摆脱贫困,不能顾了一头,落下了另一头。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成果,是共产党人的使命。

        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福建始终坚持区域协同,协调发展,奏响了一曲同奔小康的山海协奏曲。

        放眼全国,闽宁情缘日久弥坚;纵观八闽,山海协作源远流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便大力倡导山海协作、联动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山海协作对口帮扶。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力度,对23个重点县进行重点帮扶,每个重点县由12名省领导挂钩联系,56个省直单位和省属企业挂钩帮扶,1个沿海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对口帮扶。”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福建在财政转移支付、产业培育、用地保障、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生态补偿、干部人才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方面,对23个重点县给予倾斜扶持。

        武平、长汀、连城都是苏区、老区、山区,三个县组成的“长连武”扶贫开发试验区,是我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之一,而思明、晋江、福清都位于沿海开放前沿。山海协作对口帮扶以来,思明、晋江、福清不断加大对武平、长汀、连城贫困户和困难群体的资金、就业等帮扶力度,助推“长连武”成功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山海交响曲,漂洋过海,响彻五洲;协调发展理念,远渡重洋,与世界共享。福建,正为世界减贫试验贡献力量。

        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一家食用菌培育作坊里,埃马纽埃尔·阿希马纳,正忙着指挥30多名工人生产菌袋。到了收获时节,他还要雇佣更多人。他的生活,正因从福建走出的菌草技术而改变。

        菌草技术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的发明。该技术“以草代木”,从根本上解决了食用菌类需大量砍树的“菌林矛盾”,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战功卓越。如今,这株小小的菌草,跨越国界,在世界106个国家扎根,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减贫事业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利用菌草技术种植食用菌,在卢旺达现在可是一项利润丰厚的生意,这对人们摆脱贫困很有帮助。”阿希马纳2008年起为福建农林大学派驻卢旺达的中国专家工作,在中国专家指导下掌握了菌草技术。如今,这家小作坊的菌袋生产能力从最初的每月1500包提升到现在的1万包,培育出的食用菌批发给当地菜市场、超市和餐厅,还远销周边国家。

        岁月铭记,山河为证。

        走过攻城拔寨、充满艰辛的非凡历程,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但接续奋斗永无止境。八闽儿女正铆足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365bet注册指南_365bet手机娱乐场_365bet正网方志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365bet注册指南_365bet手机娱乐场_365bet正网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365bet注册指南_365bet手机娱乐场_365bet正网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1)
        技术支持:东南网
        福建省365bet注册指南_365bet手机娱乐场_365bet正网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