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福建莆田,从地域范围上看只是蕞尔之地,然其人文环境则有普遍把培养子弟读书视为修身齐家第一要务的良好社会风尚,私家藏书成了一种时尚,书堂普遍,堪称鼎盛。《(弘治)兴化府志》卷十五《风俗志》即有“传及有宋,遂有‘十室九书堂,龙门半天下’之语”。何乔远的《闽书》卷二十五曾记载了宋仆射陈俊卿与黄公度廷对时,更说出了莆田人“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名句。可见,当时莆田士子已把藏书与读书看作人生的真正财富,莆田由此享有了“文献名邦”的美誉。
宋代莆田私家藏书以方氏为最。方氏入莆的时间,历史上有晚唐、北宋诸说。其金紫方氏,当为最早入莆者。方氏入莆后,衍派开基,聚族而居,子弟好学,家多庋藏。北宋皇佑至南宋淳佑(1049年—1252年)的两百余年间,见于文献记载的方氏藏书家就有方万、方崧卿、方信孺、方渐、方于宝、方秉白、方阜鸣、方其义、方峻、方子容、方略、方审权、方翥、方景严、方采、方淙、方楷等17人,其中金紫方氏、富文方氏、白杜方氏、墨林方氏、寿峰方氏等藏书世家,所藏不仅数量多,且多善本与珍稀书画。闻名于世的方万“斗车楼”“一经堂”、方崧卿“丛书堂”、方渐“富文阁”、方于宝“三余斋”、方略“万卷楼”等藏书楼,在我国的私家藏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三“绍兴十五年(1145年)二月丁亥”条记载了兵部郎中叶廷珪轮对云:“窃见闽中不经残破之郡,士大夫藏书之家,宛如平时。如兴化之方,临漳之吴,所藏尤富,悉是善本。望下逐州搜访抄录。”叶廷珪所谓“兴化之方”,即分居莆田各处的方氏藏书。方氏之庋藏,大都是经历了世代相传与不断积累。
“斗车楼”与“丛书堂”
方万(1121年—1162年),字盈之,系金紫方氏仁载派下。绍兴三十年(1161年)进士,监和剂局。其孙方大琮《铁庵集》卷三十五《判院方公孺人郑氏志》载:方万“辟全凤斋以教子,架‘斗车楼’以藏书,创‘一经堂’以垂训”。同书卷三十二《方氏仕谱志》又云:“和剂公以‘一经’名堂,实藏书万卷。”清人庄仲芳编《南宋文范》卷三《一经堂诗》载邑人郑裕为之诗曰:“留意经术,笃于教子,朱子扁其堂曰‘一经’。莆之甲姓,实为大方……博究六艺,并包五常,东家尼父,北牕羲皇,日相讨论,兼收并藏。《五经》在笥,‘一经’名堂,谦以自牧,虽晦而光……以经名家,非子谁当。”由此可见,方万先以“斗车楼”藏书,“一经堂”垂训,藏书凡万卷;“一经堂”,系朱子为其书匾。
方崧卿(1134年—1194年),字季申,系金紫方氏仁岳派下。宋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历知上饶县、明州通判、南安知军、吉州知府、京西转运判官等职。宋人周必大《平园续稿》卷三十一《京西判官方君墓志铭》曰:方崧卿“筑‘丛书堂’,聚书四万卷,手自校雠”。《(乾隆)莆田县志》卷二十四《人物》亦载:“崧卿自治严,接人和。所得禄赐,半为抄书之费,家藏书四万卷,皆手自校雠。”其“丛书堂”藏书四万卷,系继“一经堂”而兴。方崧卿去世后,藏书由其子方信孺(1177年—1222年)继承。信孺博览群书,工诗善文,据说刘克庄与之过从甚密,常借读他家藏书。
“富文阁”与“三余斋”
方渐,生卒年及字号均不详,系方氏自歙州迁兴化县游洋之叱石,后支迁莆城轮井的五世孙。《(重刊)兴化府志》卷四十七《人物传》云:“渐,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绍兴中,通判韶州,知梅、潮、南恩三州,官至朝散郎……所至以书自随,积至数千卷,皆手自窜定……郑樵尝就读其书,以诗美之。”方渐尤喜藏书,官游所至,均以书籍自随,多亲自纂定雠校,建有藏书阁三间,名曰“富文阁”。因以为号,子孙相传,人称“富文方氏”。
方渐之侄方于宝,字正子。极嗜书,好藏书。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六载:方于宝“家有‘三余斋’,聚书数万卷。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应诏进《风骚大全集》一百卷,补迪功郎”。后授漳浦县尉。据说郑樵尝入“三余斋”借读,可见其藏书之富。
方渐之孙方其义(1157年—1230年),字同甫,与刘克庄的父亲同年。年五十八,始由特科调英德府贡阳县尉,后改梧、琼二州户录。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六十一《琼州户录方君墓志铭》载:“莆青白吏,曰南恩牧。小阁三间,以遗嗣续。夹漈诗之,流传乡国。无产十金,有书千轴。至今脍炙,谓之宝录。君少而孤,昼抄夜读。”可知方其义继承了其祖父方渐“富文阁”三间,家有书千轴,且多抄本。
白杜方氏“万卷楼”
白杜方氏,即称“金紫六桂方氏”者。始居陈岩山,至其乌山府,后迁白杜,即今莆田历史文化名城镇荔城区西天尾镇白杜自然村。白杜方氏藏书,是方峻在祖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方峻,字景通。自幼识字,嗜书成癖。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初官润州(今属江苏)。晚以讲学为业,门徒甚众。居于家,榜其家曰“植德堂”,堂之南曰“小隐”。书堂名显一时,吸引众多名家前来授课,如蔡襄、程颐等。方峻与弟方峤同赠金紫光禄大夫,世称“白杜二金紫”。方峤,亦曾建“浩然堂”以藏书。经过方峻兄弟及其子的努力,特别是方峻四子方子容的不懈搜集和整理,白杜方氏藏书已有了相当大的规模。
方子容,字南圭。擢皇佑五年(1053年)甲科,历守惠州、福州节度推官,终朝请大夫,赠通奉大夫。知惠州时,与被贬惠州的苏轼相处甚好,捐俸助苏轼筑白鹤新居。《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四《苏文忠公》云:“坡公(苏东坡)贬惠州,南圭为守,相处甚欢。方氏书画多经坡公题品。或为书佛经,或为书史传,往还简帖尤多。其家旧有‘万卷楼’,所收坡公遗墨至四百余纸,后羽化略尽。”其“万卷楼”不仅藏书甚多,精品书画亦富,且有苏东坡的“遗墨至四百余纸”,弥足珍贵。
子容之孙方略,字作谋。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提举广东常平。宣和初年(1119年),贬知琼州。后累迁修书局,官至广东转运副使。宋人李俊甫《莆阳比事》卷六“楼名万卷”条下注:“方略宦达后,所至专访文籍,民间有奇书,必捐金帛求之,家藏书至一千百笥,作万卷楼储之。”方略继承了白杜方氏数代之庋藏,自编《万卷楼书目》一卷,着录了约五万卷以上的藏书,名列莆田私家藏书之最。史称白杜方氏“万卷楼”,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私家藏书楼。
此外,宋代莆田方氏藏书还有墨林方氏藏书、寿峰方氏藏书等等。墨林方氏藏书源于方绩。方绩与龙图阁直学士陈宓,均为参知政事龚茂良女婿,龚、陈二家文献皆读。
寿峰方氏源于宋天禧年间(1017年—1021年)方泳、方洞两兄弟,以诗赋擅名,筑斋于兴化县东南二十里虎蹲冈。方泳玄孙方淙,字伯宗,一字伯淙。宋嘉泰二年(1202年)进士,授鄱阳县尉,试秘书省校书。颖敏好学,性喜聚书,家中建有藏书阁,藏书甚富。子方楷,字敬则,号一轩。家藏法书真迹六百余卷,刘克庄曾为之作跋。
总而言之,宋代莆田是全国私家藏书最为兴盛的地区之一。根据文献记载的粗略统计,宋代莆田私家藏书总数当为二三十万卷,而方氏藏书就多达十四五万卷。部分藏书家甚至家无寸金之产,却藏书千卷万卷。翰墨为藏,耕读传家,已成为宋代方氏藏书世家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