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类别:民俗
编号:Ⅹ-87
申报地区:福建省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抬阁活动中由数名儿童扮作古装戏曲人物,根据剧情组成精彩的造型,固定在四方形阁子的铁柱和支架上,由人抬着行走。抬阁传统造型多取自《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白蛇传》《西游记》《昭君出塞》《蓝桥会》《黄鹤楼》《打渔杀家》等剧目,造型高度在3至5米左右,阁子3层至5层不等,一般每层1人,也有的底层4人,中层5至6人,顶层1人。抬阁巡游时,一般用到4架阁子,多时可达6架甚至8架,每个阁子由4人或8人扛着前行。
抬阁熔绘画、戏曲、彩扎、纸塑等艺术于一炉,造型优美,画面壮观,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长期在民间盛行不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抬阁活动渐趋式微,农村中出现了抬阁制作技艺后继无人的状况,相关的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抬阁·霍童铁枝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
铁枝是“抬阁”的一种表演形式,霍童铁枝流传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其历史可追溯到隋代。据当地史料记载,隋谏议大夫黄鞠为避炀帝迫害,徙家咸村,后与早年定居石桥村的姑丈朱福易地而居。为报答姑丈情谊,黄鞠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姑丈诞辰之日都要举办灯会活动,白天表演高跷,傍晚举行纸扎、铁枝、线狮、舞龙等游艺表演。后来灯会传播到霍童四境,每境一个晚上,共需演出四晚,称为“小迎”。灯会五年一轮,各境重复举行一次,共八晚,称为“大迎”。
霍童铁枝是霍童“二月二”灯会精彩的项目之一,为整个活动增添了热闹气氛。其表演内容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观音佛与金童玉女”等多取自传统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霍童铁枝制作综合运用铁枝、美术、灯光等技术手段,采用锻铁、铁条等为骨架,按情节需要将化装的儿童演员安排在铁架上,形成或立、或悬、或卧的静态和动态人物造型,然后再配置场景、彩灯等,进行景物造型。霍童铁枝技艺巧妙,制作精巧,具有隐蔽、惊险、生动的特点,被誉为“东方的隐蔽艺术”。
霍童铁枝是宁德地区民间节庆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反映着当地民俗风情的重要特点,为福建民间艺术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抬阁·福鼎沙埕铁枝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福鼎市
流传于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的铁枝俗称“杠”“阁”,是沙埕渔家元宵节传统的民俗活动之一。它早期为竹木结构,单层高二至三米,表演时用人抬扛,称为“平阁”。后发展成钢管或铁条焊接的树丫枝状,经过艺术加工和装饰后固定在车辕上,在车辆的行进中表演。
福鼎沙埕铁枝多层的高达七八米,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简称“枝”。一台铁枝中部以一根钢条为杆,从底盘分两根钢条通往上层,根据铁枝内容的需要将钢条制作成各种形状,而后将人物、道具分层固定。演员坐在扶枝位置上,手持道具,表演简单情节或杂技动作,铁枝车在推行中前进,乐队随后伴奏,谓之“搬铁枝”。铁枝表演精彩纷呈,光芒闪耀,在夜幕的映衬下形成一派壮观景象。
搬铁枝闹元宵是沙埕人民难以割舍的传统民俗,在当地已延续了几百年。福鼎沙埕铁枝吸收了传统戏曲、舞蹈、杂技等的艺术因素,成为福鼎众多民俗活动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样式,可以为民族艺术学、民俗学等的研究提供参考。
抬阁·屏南双溪铁枝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屏南县
铁枝又称“抬枰”“彩枰”,是闽东一带节庆巡游活动中的一种民俗表演形式,与“抬阁”“飘色”相类似。屏南双溪铁枝主要流传于福建省屏南县双溪镇,表演时以数名儿童扮演古装戏剧人物,或坐或立,固定在木台铁架上,根据剧情组成各种精彩的造型, 由人抬着行走。双溪铁枝造型每一架高3至5米,三层或五层不等,由8至16名青壮年扛着前行,此外还有乐队、鼓手、灯光、指挥等,共同组成一支巡游队伍。
双溪元宵灯会以铁枝表演为主体,同时还有舞龙、舞狮、花灯、鼓亭音乐等表演,游行队伍声势浩大,前呼后拥,观者如潮。过去双溪民间的铁枝表演一般在节日、庆典、神诞、庙会时举行,现在多数地方将表演日期固定在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五日。
屏南双溪铁枝是屏南县乃至闽东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独特的历史学、民俗学和社会学研究价值。
(文字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图片来源:网络)